水磨沟区加速优势产业发展 建文化聚集区
| 招商动态 |2011-10-26
7月18日,中国共产党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开幕。在过去的五年,水磨沟区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五年。“十一五”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是“十五”末43.2亿元的2.2倍;地方财政收入是“十五”末2.17亿元的4.2倍;固定资产投资是“十五”末25.4亿元的2.4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“十五”末42亿元的2.5倍;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“十五”末的6667元增加了923元。
着眼实际,放眼未来,水磨沟区提出了科学发展、快速发展的新路子,将努力建设“文化聚集区、休闲旅游区、生态宜居区”,打造首府的“政务中心、会展中心”,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,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,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着力维护社会稳定,把水磨沟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、宜居宜业、平安和谐的城区。
加速优势产业发展 培育“休闲旅游区”
水磨沟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性产业,并且要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加快农牧区脱贫致富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。休闲度假旅游、乡村田园旅游是水磨沟区旅游发展的特色,“冰雪、农家乐、温泉、高尔夫”是四大旅游精品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水磨沟区坚持突出特色,提升精品,力争将建成首府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地,打造成首府乡村旅游的示范区。进一步加大道路、供排水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加快推进石人谷综合旅游项目开发,提高农家乐(牧家乐)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。力争“十二五”末接待游客突破59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达到3.5亿元。
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打造“生态宜居区”
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水平管理的工作思路,拓展东部新城区,做好东部学院新区的功能规划。按照会展中心片区的规划建设要求,在做好会展片区的土地征收工作的同时,大力推进会展大道、会展北路建设,完善会展中心周边的路网、给水、供暖、环卫等各项服务功能基础设施。2011年重点完成水磨沟路、观园路项目改造工程,新建背街小巷50万平方米。力争“十二五”末基本完成全区所有巷道改造和建设任务。加快原撤村建居后红山村、六道湾村、南大湖村及会展中心周边地区旧城改造,全面完成13个重点工矿区、棚户区的改造任务,总征迁面积45.62万平方米,总征迁户数4524户。
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目标,进一步提高全区绿化总量和绿化质量,到2015年,完成2500亩的荒山绿化和100亩的庭院绿化,创“花园式”单位3个,绿化合格单位5个。认真实施“见缝插绿”、“拆墙透绿”和山体绿化工程,多建快建公共绿地或绿色小游园、小广场和集景观与实用为一体的水面,城市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、达标率分别达到95%和80%以上。重点启动东部山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项目,优化生态环境,使东部三个村成为首府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地。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,大力实施热电联产和天然气供暖工程,加快企业除尘脱硫设施改造和污染企业搬迁,推进煤改气、煤改电、热网改造等工程建设。加快水磨河景观规划和改造,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和管理,推进虹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、六道湾煤矿治理、八道湾塌陷区治理和华电苇湖梁电厂周边环境改造项目建设。
加快文化塑区步伐 建设“文化聚集区”
以建设“文化聚集区”为目标,水磨沟区不断增强城区文化内涵,提升城市文化品位,塑造首府“文化强区”形象。
发展创意产业对于调整水区产业结构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、提高文化“软实力”、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,把水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区有着重大战略意义。“7坊街”创意产业园区两年多的发展历程已经是很好的证明。水磨沟区坚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,落实实施《水磨沟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见》,进一步推动“7坊街”成为带动首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。力争到2015年,“7坊街”创意产业园区内形成2-3个特色的创意集聚区,一个版权交易中心,培育3-5个在疆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意企业,实现吸纳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。